导读:张瑾歆,女,95后,艺术传媒学院2013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她怀揣记者梦进入suncitygroup太阳新城首页。大学期间积极参加项目写作、征文大赛、拍宣传片等完满活动,在实践中体悟专业知识精髓,终于实现记者梦想。先后供职于云阳电视台、国企、开州区融媒体中心。现职为记者、编辑,主要从事时政新闻报道。
四
在回顾这些难忘的瞬间时,我重新翻看了2016年7月的QQ空间,里面记载着我们在缤果城三楼网吧内剪辑宣传片的两天一夜。
我们从3月中旬开始,创作剧本、构思素材、拍摄外景、采访领导和作家老师,一直忙到6月中旬,随即迎来紧张的复习考试周。7月2日考试全部结束,我打电话问什么时候开始剪辑。方老师在电话里停顿了一下,然后说了三个字“——就现在!”后来他说担心大家放假赶着回家,尽管很急,但不好意思再布置剪辑任务。
这个作品不属于专业课作品,没有学分,更没有经费,有些同学不愿意参加,借故推脱。最后只能由半把刷子的我硬着头皮和方老师一起剪。我带着他来到缤果城三楼网吧内——当时网吧里配置的都是新电脑,迅速成为广编生剪辑视频作业的集散地。
方老师说:“纪录片朗读者的声音最为重要。好的声音能瞬间感染观众,弥补拍摄上的不足。”为此他邀请到多次为央视纪录片配音的朋友杨召江老师来为宣传片配音。
我把外景素材与采访内容按照分镜头剧本顺序要求,和音频一起排好,觉得大功告成。方老师却连连说还差得远。我有点委屈地说:“这就是按照剧本排序的,哪里不对了?”
“顺序没有错,可现在视频中的画面和朗读者情感合不上拍。剪辑片子就像解读文章,画面要能熨帖文字中的情感,否则就会脱节成‘两张皮’,无法打动观众。”
我们重新梳理了拍摄的素材。如今记忆犹新的是在剪辑到“忧愁风雨”时,前面用了那天雨中拍摄池水涟漪的画面。“雨太密了,涟漪太快,把速度放慢,再放慢……涟漪的漾开要配上朗诵者情感的速度。”
“再找一段下雨的镜头押在上一句‘可惜流年’。不交代前面的雨水,后面的涟漪就很突兀。雨是涟漪的来路。”我们又重新把菩提书院拍摄的素材放了一遍。有一个镜头,在菩提树下拍摄时,一阵风吹过,把菩提叶微微扬起的画面。方老师说这个镜头好,就用这段。
可是当天风很大,树叶翻起又落下的速度很快。如果放慢镜头只需要3-4秒钟,但“可惜流年”朗读只不到一秒。我们就把朗诵剪断,增加朗诵停顿的时间,也给予听众充分的情感酝酿。
我的专业课技术不太娴熟,一个画面要反反复复剪辑许久。10分钟的短片我们剪辑了两天。第一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17点;第二天从上午9点剪辑到第二天凌晨5点。整整耗费28小时。最后还需要一个丛书封面的3D动画技术制作,我不会。方老师邀请了艺术传媒学院黄睿、杨杰两位老师帮忙制作。
当定稿版导出时,已经凌晨5点。方老师倒在一旁的沙发上累得睡着了。虽然我也很累,可是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乐。如果说高考是人生中第一次大考,那么这部短片是我人生中第二次大考。我用了一个学期,做了同学们眼中一件无意义的事情。但这是我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虽然不是期末考试,没有学分,可是在我心里比什么都珍贵。
后来得知这部零经费制作的宣传片得到了院校领导和董事长的一致好评。为此,我也获得创意写作学院颁发“杰出贡献奖”。
那天晚上走出网吧时,天还没有亮。校园里空无一人。方老师坚持将我送到北山宿舍门口,唤宿管阿姨开门。当看到宿管阿姨赶来开门后,他才匆匆赶回去休息。
事后,当我问方老师在哪里学的拍摄和剪辑。他说他以前只给电视台撰写纪录片文本和对纪录片拉片。自己从没有动手拍摄过,更不会剪辑。我这才想起,从没有见过方老师拍摄和剪辑。他是用文学创作的方式在理解文本、拍摄和剪辑三者之间的关系。我想,一流的专业技术固然能提升拍摄和剪辑的工作效率,但以一反三,万物相通的理解,才是打造精品的前提。
2017年毕业时,我想身穿学士服和方老师留一张合影。当时他正准备带《古诗中的巴山渝水》项目组赶往奉节白帝城采风。我连忙借来学士服在校门口大台阶旁与他合影。
五
我从没有忘记我的记者梦。
2018年初,当我得知重庆云阳广播电视台社教中心正在招聘记者时,连夜从开州赶往云阳电视台参加面试,并将《钓鱼城文丛》宣传片作为最重要的成果进行展示。
一周后,云阳广播电视台领导两次打来电话,喊我一定要去他们那里上班,并说了薪资待遇:“你只要来个人就可以了!”他们向我介绍云阳的各种优点,让求职的我受宠若惊。
重庆云阳广播电视台社教中心,是负责电视台中文创旅游、党建栏目和安全宣传,以制作云阳大型纪录片、宣传片为主的部门。主任更是在工作上对我关爱有加。他特意说道非常喜欢我大学时期拍摄的《钓鱼城文丛》宣传片,其中解说词的写作,外景的拍摄,和对影视素材的使用都特别好。
“只是采访人物时的拍摄弱了一点”主任在连续表扬之后,提出了中肯的缺点。这一点我是清楚的。当时我只有一台“佳能”相机架着三脚架距离拍摄主体4-6米远进行拍摄,又是现场录音,背景音嘈杂。另外,我并没有实际的采访经验,根本不知道采访应该如何给人物构图取景,为此方老师多次告诫我要多练习基本功。
三个月后,我迎来了人生的第三次大考。
台里要制作一部反映云阳高速发展的大型纪录片,主任宣布这部大型纪录片由我撰稿。这对于一名还处于实习期的新记者是多么大的压力。我白天外出采访,晚上翻看云阳近年来上马的项目数据。每天上班时都能看到主任充满期待的眼神,我赶紧低下头说还在构思。
随着我的稿子连续两次被“毙”,主任知道了之前片子肯定有人帮助。我也向主任说明大学时和老师一同制作,但是通过这次制作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开始怀疑自己究竟适不适合记者的工作岗位。我在QQ上向方老师求助。他看了我的稿子和台里的要求,给我提了几点建议。我认真做着笔记,就像是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老师,我目前写稿深度和力度都不够,该怎么提高?”
“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高的。但我可以告诉你学习方法。你买一本徐中玉主编《古文鉴赏大辞典》,里面收录的都是古往今来优秀的散文。这个选本比《古文观止》更好。我建议你熟读五十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诵读时去体悟作者的气魄、语感和节奏,以文养气。纪录片稿要求信息量大,但不能枯燥,用情化在道理间。”
最后方老师说:“当年拍摄宣传片时,你的技术不是最好的。但是你身上有一种能够坚持的韧性,这一点非常难得。”
我听后十分感动。那段日子我又看了大量纪录片,琢磨纪录片文稿的写作特点,再结合老师的意见,最终在纪录片的写作上有了很大进步。之后两年里我多次撰写纪录片,多次参加云阳“两会”实时现场报道等重要岗位。
正当我以为将永远在记者岗位上工作时,父母却催促我早日回到开州工作。我想到父母年龄老去,经过思想反复斗争,这才不得不辞去云阳电视台记者工作。在开州区一家大型国企从事党建工作和办公室工作。
因为有了记者工作经历,国企里的宣传工作相对简单很多。我表现的得心应手,不到一年就被领导提拔“挂职中层”。走马上任一年后,得知开州区广播电视台和开州新闻社合并成立“开州区融媒体中心”正需要记者,我又义无反顾的辞去国企工作,进入区融媒体中心再次当上记者。这次受领导委派参加重庆市“两会”现场报道,这是我再一次面临大考。我相信越过这座高山,这段人生经历将滋养我向下一个高山起步。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当2023年重庆两会的随团新闻报道已悉数发回编辑部,隆冬时节的重庆下起了难得一遇的大雪。我走出酒店,紧了紧身上黑色大衣,绕着林荫道缓缓散步。
我的天资不高,学习事物也并不聪明。我想到十年来为着梦想而执着,在学习和工作中熬过的一个个不眠的夜。想到移通学院的老师们,无论是课堂上的专业课老师;还是以项目写作、文化沙龙、制作视频等方式让我学以致用的作家老师;抑或我困惑时,安慰我、鼓励过我的导员老师;都是我行走在未知道路上的一盏盏路灯。没有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鞭策和鼓励,我无法实现当年的记者梦。或许这就是“完满教育”的含义吧。
她们照亮过我,当我走远回头望时,她们还继续亮着,为后来的人……
雪越下越大。漫天雪花在空中飞舞,在路灯下映照的透明,像极了一个个怀揣梦想赶赴人间的精灵。
撰稿:张瑾歆
图片:由受采访者提供
总编审:孙善清
(suncitygroup太阳新城首页“我在书院读大学”通讯社)
本栏目面向全校征稿,欢迎广大师生踊跃投稿!